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全国碳市场首个履约周期结束,年内全国碳市场累计成交额达76.61亿元 ...

碳讯网 2021-12-31 09:33 365浏览

今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全国碳市场”)首个履约周期结束,近期,全国碳市场交易活跃度持续提升,市场规模屡创新高。

全国碳市场于2021年7月16日启动以来,整体运行平稳。据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数据显示,截至12月31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1.79亿吨,累计成交额76.61亿元。

12月31日收盘价54.22元/吨,较首日开盘价上涨12.96%。超过半数重点排放单位积极参与了市场交易。

今年11月份以来,重点排放单位交易意愿显著增强,全国碳市场交易明显放量。其中,11月份日均成交量达104.68万吨,总成交量为2302.97万吨,超过前四个月成交量总和。而结合整体数据来看,12月份更是大幅推高了成交量及成交金额,总成交量为1.35亿吨。

对于这两个月市场规模走高,业内普遍认为,这主要受企业履约需求驱动,直接原因则在于10月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履约通知的公布。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关于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碳排放配额清缴工作的通知》显示,各地生态环境厅(局)督促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尽早完成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配额清缴,2021年12月15日17点前本行政区域95%的重点排放单位完成履约,12月31日17点前全部重点排放单位完成履约,即控排企业向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清缴2019年度至2020年度的碳排放配额。

值得注意的是,电力行业一直是碳排放履约的重点。电力行业的碳排放占到44.62%,是碳排放的大头企业,碳排放交易集中在能源行业,尤其是电力行业。而且电力行业规模较大,较为集中,便于管理。这就是为什么的重点排放单位是2162家电力企业。

据了解,八大电力能源集团已完成全国碳市场首年碳配额清缴。

其中,12月15日,国家电投集团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提前完成集团公司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首年碳排放配额清缴工作,实现100%履约,交出了国家电投参与全国碳交易履约年度大考满意答卷。

12月14日,中国大唐完成最后一家重点排放单位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配额履约清缴工作。

12月14日,中国华电集团碳资产运营有限公司协助中国华电最后一家重点排放单位完成碳配额清缴,这标志着中国华电提前完成105家重点排放单位碳排放配额清缴,实现了在全国碳市场首个履约期100%履约。

12月15日,浙能集团所属25家重点排放单位提前完成全国碳市场首年履约周期配额清缴工作,实现了全集团在全国碳市场交易中首个周期的100%履约。

此前,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董事长赖晓明表示,按照‘成熟一个、批准发布一个’的原则,相关部门正在稳步推进扩大碳市场覆盖行业范围有关工作。目前,建材、有色等行业正在开展碳排放交易相关研究准备工作,预计可能推进较快。

同时,他提出接下来将从以下几方面推动全国碳市场建设:

一是积极深入企业,与控排企业加强交流合作,协作他们建立相应的碳管理体系,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市场参与度。

二是要积极推进非控排企业入市交易,这已列入主管部门的工作进程中。就是说,接下来要引入投资机构进入全国碳市场。

三是按照主管部门的总体部署,积极推进行业覆盖范围的扩大。现在是电力行业,明年可能还会增加2到3个行业,争取在“十四五”期间把所有八大控排行业都纳入全国碳市场。(注: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首批已纳入2162家电力企业。石化、化工、建材(包含水泥)、钢铁、有色、造纸、航空这七个行业,也将陆续被纳入交易体系)

四是要加强相应产品机制的创新。目前,全国碳市场还是一个现货市场。如果按照现货二级市场的口径统计,中国市场的规模在全球已经名列前茅,但与国际市场相比,中国市场需要加强碳产品创新,这个积极研究和推进碳衍生品交易。比如,欧盟碳市场是一个高度金融化的市场,碳期货衍生品交易规模占总市场规模的90%以上。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